问题 问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D:______.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______可能有河流的

是______.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哪处更省力?______.

(4)G地的海拔高度为______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

(5)请根据图推测图中D的海拔高度在______米~______米之间.

答案

(1)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C是陡崖,D是山顶.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A,可能有河流的是F.

(3)由图中①处或②处登上山顶D,②处更省力,该处等高线稀疏;

(4)G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100米,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

(5)图中D的海拔高度在400米~450米之间.

故答案为:

(1)陡崖;山顶;

(2)A;F;

(3)②;

(4)200;100;

(5)400;450.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 * * 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 * * 《论人民民主专政》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目的。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与毛 * * 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认识,并指出各自的理论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共为建立民主制度作了那些有益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