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19 世纪70 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之柱。   ——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  19 世纪70 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摘自《中 * * :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德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简述代议制确立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2 ) 基本特征:  选举和议会立法。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作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表明国家权力归于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它对于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3 )尝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根本原因: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4 )关系:经济发展为政治建设提供基础,政治建设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