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堤防工程总长为15.30km,其中新建堤防2km,起始桩号为K10+500,终止桩号为K12+500,堤身高度6.5m,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堤身清表、老堤加高培厚、新堤身土方填筑、填塘固基等。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对土料场进行了充分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性土进行碾压试验,选取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根据选定的碾压机械确定了含水量等土料填筑压实参数。

事件二: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km,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

事件三:监理机构根据料场土质情况、本工程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分别提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四:应项目法人申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根据事件一,说明应选取哪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进行碾压试验?除给定的碾压参数外,还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黏性土料压实含水量可取ω1=ωp+2%、ω2=ωp、ω3=ωp-2%三种进行试验。ωp为土料塑限。土料填筑压实参数除含水量外,还主要包括碾压机具的重量、碾压遍数及铺土厚度等。

多项选择题
填空题

A、B、C、D四种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与D同主族,A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X和Y,X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二元酸M,M可以使溴水褪色。

(2)A元素的单质和C元素的单质化合可生成Z, Z在加热条件下跟水反应的产物1 mol需用3mol KOH才能完全中和。

(3)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N,D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G,化合物N和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Z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化合物N与化合物G的水溶液反应,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6)常温下,D的氢化物呈气态,有毒,水溶液呈酸性。脱除天然气中D的氢化物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D的单质。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D的氢化物后,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可回收D的单质,其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忽略溶解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 ;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