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图1: 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

图2:2010年1-10月份我国CPI、PPI走势图

注:CPI即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价格指数。“稳增长,防通胀”成为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主题。

材料二 针对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势头,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积极主动地采取对策,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16项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化肥生产供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等。

小题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的经济信息。(10分)

小题2: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生活与消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谈谈国务院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6分)

答案

小题1:图一反映了:不同收入家庭对物价变动的关注程度不同,收入越低的家庭对物价变动的关注度越高。(2分)物价变动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不同,收入越低的家庭受物价变动的影响越大。(2分)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2分)

图二反映了:2010年以来我国PPI指数由不断升高到回落,9、10月又逐步回升,而2010年以来CPI指数不断攀升,(3分)说明有通货膨胀压力。(1分)

小题1:(2)①物价影响人民的生活。国家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有利于稳定物价。(4分)

③供求影响价格。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应,有利于农产品供求平衡以稳定物价(4分)。

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国务院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调控物价,有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4分)

本题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物价变动知识的理解。

小题1:考查学生对图1、图2的经济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收入越低的家庭对物价变动的关注度越高,物价变动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不同,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等方面回答。

小题1: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可以从物价影响人民的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方面结合材料回答。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