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男性为教师,年龄32岁,身高175cm,体重80kg,给出中餐食谱如表3-6所示。
表3-6 食谱和原料记录 主食和菜肴名称 | 原料 | 重量(g) | 米饭 | 大米(粳,标一) | 164 | 卷心菜炒肉 | | | 红烧黄花鱼 | | | 凉拌黄瓜 | | |
|
请计算中餐食谱中各原料的需要量。
参考答案:
解析:(1)确定主食数量和原料
①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175-105=70(kg);
②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80÷1.752=26(kg/m2)。
该男子体型为超重,职业为教师,因此,其劳动分级为轻体力劳动,查简表得知,其标准体重能量供给为30kcal/kg。
③全日能量供给量=标准体重(kg)×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70×30=2100(kcal)。
④中餐能量=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40%=2100×40%=840(kcal)。
⑤根据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重分别为15%、25%、60%,主食的品种主要根据用餐者的饮食习惯来确定,如只吃米饭一种主食,大米中碳水化合物的百分含量为76.8%。
中餐碳水化合物供给量(g)=中餐提供能量(kcal)×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比重÷碳水化合物的能量系数(kcal/g)=840×60%÷4=126g;
所需大米量(g)=126÷76.8%(大米中碳水化合物的百分含量)=164g。
其中,计算164g大米蛋白质含量为12g,分别填入记录表中。
(2)计算副食数量和品种
①中餐蛋白质供给量=中餐能量(kcal)×蛋白质占能量比重÷蛋白质的能量系数(kcal/g)=840×15%÷4=32(g)。
②中餐脂肪供给量=中餐能量(kcal)×脂肪占能量比重÷脂肪的能量系数(kcal/g)=840×25%÷9=23(g)。
③副食包括瘦肉、鱼(各占50%),查食物成分表得知各种食物成分,则:
瘦肉量(g)=(32-12)×50%÷20.2%(瘦肉中蛋白质的百分数)=50g;
黄花鱼量(g)=(32-12)×50%÷18.4%(黄花鱼中蛋白质的百分数)=54g。
将计算好的数值填入表3-7中。
表3-7 副食数量和品种计算 食物粥称 | 瞒t料 | 重量(g) | 米饭 | 大米(粳,标一) | 164 | 卷心菜炒肉 | 瘦猪肉 | 50 | 红烧黄花鱼 | 黄花鱼 | 54 | 凉拌黄瓜 | | |
|
(3)配备蔬菜平衡食谱 按照食谱设计和已有原料营养素估计,添加卷心菜和黄瓜配菜(如表3-8所示)。蔬菜配量以营养素供应需要和菜肴配量需要相结合。用料不相称时,可以调换品种。
表3-8 食谱一览表 食物名称 | 原料 | 重量(g) | 米饭 | 大米(粳,标一) | 164 | 卷心菜炒肉 | 卷心莱 | 250 | 瘦猪肉 | 50 | 红烧黄花鱼 | 黄花鱼 | 54 | 凉拌黄瓜 | 黄瓜 | 200 |
|
(4)计算用油量 烹调用油供给量(g)=中餐脂肪供给量-食物脂肪已提供量=中餐脂肪供给量-(瘦猪肉重量×瘦猪肉脂肪百分含量)-(黄花鱼重量×黄花鱼脂肪百分含量)-(大米重量×大米脂肪百分含量)=60-50×6.2%-54×2.5%-164×0.6%=54.6g (5)计算原料营养素含量 查阅食物成分表,计算原料中营养素含量,填入表3-9中。
表3-9 食谱的营养互计算 原料 | 重量(g) | 能量(kcal) | 碳水化合物(g) | 蛋白质(g) | 脂肪(g) | 维生素C(mg) | 大米(粳,标一) | 164 | 562 | 127 | 12 | 1 | — | 卷心菜 | 250 | 55 | 11 | 4 | — | — | 瘦猪肉 | 50 | 71 | — | 10 | 3 | 100 | 黄花鱼 | 54 | 48 | — | 9 | 1 | — | 黄瓜 | 200 | 30 | 6 | 1.6 | —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