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 * 指出,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材料一:1949年,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法治之路的原点。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奠定依宪治国的基础。1966年开始的“ * * ”,带来法治建设的十年倒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法治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建设发展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规律,启示我们在法治之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材料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A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A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A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什么启示,属于启示类的解答题。材料中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启示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启示我们要法治文化建设要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启示我们要发挥大众传媒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等。
解析:【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