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米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致策

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上海开埠通商所导致的农业与手工业逐渐分离的过程,体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A正确;当时农业经济仍然是主体,B错误;政府一直执行抑商致策,并没有放弃,C错误;对外贸易没有比较的信息,D错误。

【点评】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侵略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快一些,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比较慢。由于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材料分析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