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接地气”,是一种工作目标、工作路线,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材料一: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 * * 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材料二: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政策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参考答案:
①立足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并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解析:
第二问以国家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深入调研为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准确分析材料中的做法,从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文化创新的主体与源泉、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点评:该题有两问,都和深入实际有关系,但第一问是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路很宽泛,要求学生要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和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第二问是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回答,原理是固定的,学生要细致分析材料,准确解读题目内容,并全面回答原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