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6年6月21日(夏至)开始的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再次激起了全球关于动物福利和多元文化宽容限度的辩论。争论甚至被带到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
爱狗人士认为,作为人类的“忠实伴侣”,狗不应也不能成为食材,更不能虐杀。个别爱狗人士和美国议员,甚至要求中国政府取缔玉林“狗肉节”乃至狗肉交易。而玉林当地不少商家、食客则坚持,吃狗肉是广西当地的传统民俗。在玉林人眼里,夏至、荔枝、狗肉,像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元宵节要吃汤圆,狗肉与猪肉、牛肉并无本质区别。中国的法律并没有禁止公民吃狗肉的规定,吃狗肉是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4年,人民日报曾刊文谈狗肉节的文章指出,公共事务是众人之事,众口向来难调,而文明的解决方案,决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你标榜“爱心”“文明”,他自居“权益”“ * * ”,彼此妖魔化,互相黑对方。
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狗肉节引发的争论的认识。
参考答案: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民族的饮食文化各具特点。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交流日益频繁,加剧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尊重差异,不能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人。传统习俗也要与时俱进,改造和剔除其中的落后成份,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解析:
【分析】分析某一现象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影响、怎么做等角度来阐述。文化传承的知识包括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内容。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用文化传承的知识从这一争论出现的为什么(原因)、怎么做两个角度来阐述认识比较适宜。首先是争论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一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文化观念、传统不同,即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各具特点,二是由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不同文化的传播交流更频繁,因此不同饮食文化的矛盾在网络媒体上很容易发生碰撞;其次从怎么做的角度,是应该阐述面对这样的争论,我们应当持什么的态度才是正确的,这一争论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因此可以用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来阐述即可,即不同文化在交流中,要理解个性,尊重差异,不能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人,同时传统习俗也要与时俱进,改造和剔除其中的落后成份,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