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三:

开国元勋毛 * * 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四:

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本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 * *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

材料三中毛 * * 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根据当时的形势分析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

时间:1964年。

原因: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苏联与中国逐渐恶化,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解析:

根据材料三信息,本问考查新中国初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两弹一星”相关成就及其发展的原因。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

中国迫切需要原子弹,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以这样来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关系紧张;‚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即赫鲁晓夫时代),中国与苏联关系逐渐恶化;ƒ发展原子弹可以打破美苏对核的垄断,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层次)等。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