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说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汉字不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没有涉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重要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2008奥运圣火传递中,一些西方国家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针对这种情况,博客上有这样的文章:

A:当我们关上大门时,你们靠走私毒品来“打开市场”。当我们想拒绝毒品时,你们就用武力强行推销。当我们碎裂成几片时,你们的军队闯进来要求公平分赃。等我们也信奉自由贸易时,你们却责骂我们夺走了你们的工作……

B:当我们建设我们的工业时,你们称我们是污染者。你们一边享用我们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边责备我们助长了温室效应……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 * * 文选》第三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A部分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指出“温室效应”形成的历史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苏东剧变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