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个世纪50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 * * 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 * * 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中 * * * * 习 * * 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就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中国梦作为当前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与追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梦的提出,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中国梦与五十年代的“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且是对以上这些理想的升华与创新,其动力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梦能引导、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假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动员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实现中国梦,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识分析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中国梦”是中国人当前的共同梦想与追求,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应从“中国梦”的来源、“中国梦”发展的动力、“中国梦”的奋斗主体等角度去说明。因此,解答本题学生应从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主体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的主体。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RT公司是一家中型日用化工企业,生产销售“绿叶”牌系列牙膏,产品全面包括了国内外现有的家用、旅游、保洁、保健等所有品种且连年被国家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目标市场是我国西部的E、N、W3个毗邻省区。经过10余年的努力,RT公司在3省区70%的地级市建立了营销机构,因此近5年间市场占有率一直在10%左右,居同行业企业之首。随着城乡经济和地方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E、N、W3个省区的牙膏需求逐年上升;根据预测,这种趋势还将长期延续下去。但今年年初的统计研究表明,RT公司去年的年销售收入总额比前年略有增加,市场占有率却下降了1%。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国内另一知名企业进入了N省牙膏市场,占领了RT公司原未进入的地级市中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为了保有及争取提高在E、N、W3省区的市场占有率,RT公司专门召开了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会议,研究相应的对策。经过三天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进行组织模式的变革和调整,并相应形成了3种不同的意见:(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公司应争取产品的质量等级更上一层楼;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即在原财务科、技术科、生产科、销售科的基础上,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下设TQC室,对其它职能科室的绩效评价拥有质量否决权,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来拓展市场。(2)根据产品特点,在保持企业现有质量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以市场营销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步骤是:撤销原销售科,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市场经营部;由该部把经营决策与市场营销的职能结合起来,重点拓展E、N、W3省区中原未进入的地级市的市场。(3)同意以市场营销为中心,但不同意成立市场经营部实行集中式管理;而是建议学习国外经验,分别成立E、N、W3个省的地区事业部,实行分散式经营与管理。

问题最终提交给了“中平”管理咨询公司。现假定你是该项咨询工作的负责人,要求你作出“三中选一”的决定,你同意采纳哪一种意见?你的理由是什么?你为什么不同意其它两种意见?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