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明代晚期,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义利观”发生变化。李贽肯定“私欲”,有些思想家提出“义利双行”,传统“义利观”的变化说明()

A.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B.社会风气的败坏

C.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壮大

D.人的主体意识强化和对人的主体性肯定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传统义利观是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逐渐的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故选D。A项错误,儒家思想依然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社会风气的问题;C项错误,与事实不符,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刚刚诞生,发展极其缓慢。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义利观的变化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