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二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三

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

解析:由材料中“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及“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取孔孟舍理学,理由是孔孟之道是根本。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