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乡贤”一词,《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的群体追求和故乡情怀。

材料二:被称为“小草皇后”的长沙当代新乡贤梁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9年,她辞掉在北京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创业,当起了一名在田里种草的农民。创业之初,她经常自己卷起裤管下地干活。十多年来,梁伟一直有一个“添绿自然、产业报国”的梦想。2010年,梁伟根据“万企联村、共同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对长沙市莲花镇立马村的8000亩土地实行整村流转,发起成立农业合作社,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工资收入,还可以获得优先股股金分红收入。不仅如此,梁伟还带领公司对贫困户家庭进行支援帮助,收购困难户家中农产品,解决残疾人员工作问题。现在,梁伟的天泉草业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无土草毯生产、屋顶绿化和生态护坡的综合行环保企业。天泉生态草业园也成了省“同心工程”重点示范项目。

材料三:2015年8月14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开。会议强调,建设美丽乡村,要培育新乡贤文化,努力使乡风民风美起来。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论证“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培育新乡贤文化”的正确性。

答案

参考答案: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利于:①推进乡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②发挥新时代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增强道德模范的感染力,做到学习道德模范的常态化;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乡村文化的侵蚀;

④全面提高乡民的道德素质,提高乡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解析:论述培育乡贤文化的正确性,并要求运用发展中特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中一的“乡贤人士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可从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对乡村文化的侵蚀角度论述,结合材料二中的“道德模范”可从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全民提高乡民的道德素质角度作答。

解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