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答案

参考答案:

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材料二:社会契约论。

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

时代背景:经济上都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政治上都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上都是由于封建文化专制的严酷(或者答法国的教会神权统治与中国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可给分)

解析:

材料一黄宗羲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明清之际的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和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共同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反对君主专制。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

李某系某国有外贸公司经理,2000年因涉嫌犯罪被捕,李某具有以下涉案事实:1997年12月,在一外贸业务中,李某轻信外商,擅自变更结算方式,使公司损失数百万元货物,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的损失。1998年3月,李某未经集体研究,将公司的 200万元钱借给好友吴某主管的某运输公司(集体企业),2000年案发时,尚有80余万元未归还。1998年底,吴某为表感谢,送1万元给李某作为“过节费”。1998年5月,张某之子因寻衅滋事被捕,张某托李某帮忙疏通关系,李某提出要花3万元。张某给李某4万元,言明1万元作为李某的“辛苦费”,李某遂将3万元送给其认识的办案人员,使张某之子罪责得以开脱。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李某将200万元借给运输公司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构成犯罪,因为李某借给的是集体企业,而不是个人,是因公而不是因私,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

B.李某的行为是挪用资金行为,鉴于李某为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其行为应当 依照挪用公款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C.如果运输公司在3个月内如数归还李某挪用的资金,由于200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李某仍然构成挪用公款罪

D.如果运输公司用李某借给他们的资金进行非法活动,则无论挪用数额多少,也无论是否归还,李某都构成挪用公款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