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启程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11月27日穿过了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然后驶入浮冰区(浮冰是大陆冰川断裂后滑入海洋里形成的)。这次航程计划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回答小题。
小题1: “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和所经海域的洋流正确组合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小题2: “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 )
A.风大浪高
B.晴空万里
C.风平浪静
D.风雪交加小题3: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 )
A.赤道上的白天比夜晚长
B.重庆日落 方位大约是西北
C.南极大陆全部进入极夜
D.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小题4: 关于浮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在冬季
B.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升高
C.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
D.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题目分析:
小题1: “雪龙号”11月27日前后穿过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所经洋流为西风漂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故本小题选B。
小题2: “雪龙号”穿过气旋高度密集的西风时,即咆哮的西风带时,最可能遇到的海况天气是风大浪高。故本小题选A。
小题3: “雪龙号”返回上海时,为2013年4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往北移动,由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故A错误;重庆日落方位大约是西北,是正确的,日出东南,B正确;南极大陆什么时间都不会全部极夜,因为有一小部分在极圈外,故C错误;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不对,华北平原小麦播种为10月份,故D错误。
小题4:浮冰融化后陆地面积可能会缩小,因为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浮冰出现频率最大的季节,应该在夏季;浮冰面积缩小会使海水盐度降低,因为浮冰为淡水资源;浮冰只可能在南极附近海域出现,不对,北半球夏季北冰洋海域也有浮冰出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试题综合性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各地理事件出现的时间,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