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个国家或文明要生生不息,就一定在多个领域有所传承和超越。世界历史要承载进步,各国或各文明之间就要有所联系,相互学习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文明在文化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精神内容的连续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近代以后的情况与以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离开这个背景来考虑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那么我们对于当时中国历史处境的认识,将不会超过道光皇帝之流的清代统治者的水平。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在精神领域“革新与发展”的表现是什么?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相对西方而言,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

表现:明清之际出现的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原因:封建专制的强化;闭关锁国;自然经济;理学主导,思想控制;传统科技缺乏突破。

解析:

本问考查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第一小问回答明清儒学思想析性质与进步性;第二小问则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出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上一届亚运会于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历届亚运会举办城市为:新德里、马尼拉、东京、雅加达、曼谷、德黑兰、汉城(现称首尔)、北京、广岛、釜山、多哈、广州。

材料二:

    根据广东石化工业“十一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广东炼油能力将达到1亿吨/年。茂湛石化基地、广州石化基地、大亚湾石化基地、汕潮揭石化基地等将自西而东连点成片,使广东这个曾经资源贫瘠的区域跃升为国内非常重要的石化基地以及世界先进的石化产业基地。如下图为广东省五大石化基地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泛珠三角区域简图。

(1)广州举办亚运会时,太阳直射点向____移动。

(2)历届亚运会举办城市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的是____________。

(3)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多哈、广州两城市选择在冬季或接近冬季举办亚运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广东省打造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泛珠三角区域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的突出区域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