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 * * * * 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参加2015年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材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

掌握遗产资源,夯实丝路认知——主动组织“一带一路”上的丝绸文化遗产调查,掌握丝绸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构划一幅权威的丝绸之路,夯实丝绸之路中丝绸的话语权。

抓住重点项目,保护丝路遗产——充分利用我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力量,推出“一带一路”出土丝绸文物及相关遗址的技术研究和保护项目。

做好展示平台,传播丝绸文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功能,主动对接国外著名博物馆进行展览交换,把以丝路之绸为主题的展览推向海外,传播中国丝绸文化。

传承丝绸技艺,开发丝绸产品——发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作用,让丝绸文化遗产在今天的丝绸原产地得到生产性保护,建设蚕桑生态基地和丝绸特色小镇,集聚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纤维艺术家、时尚设计师及相关企业,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丝绸特色产品,重振丝绸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建议”的依据。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绸之路作为文化遗产是沿途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研究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交流、促进发展有重要意义。

③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开发认知和研究技术,研究和保护“一带一路”出土的文物,有利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丝绸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⑤充分利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博物馆的交换展览,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和发展。做出国内最出色的丝路展览,讲好中国丝绸故事,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丝绸之路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丝绸特色产品,可以拉动沿途经济增长,重振丝绸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建议”的依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加以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深化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提出的建议的认识:“掌握遗产资源,夯实丝路认知”,丝绸之路作为文化遗产,回答其在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作用;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构划一幅权威的丝绸之路,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充分利用我国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技术力量,发挥科技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做好展示平台,传播丝绸文化,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回答其意义;集聚相关企业,打造具有中国元素的丝绸特色产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