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在京闭幕,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稳增长、惠民生”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材料二:民族节日作为传承民族精神和维持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集中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习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为了更好地传承中 * * 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早就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目前,中国春节已被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15个国家定为当地法定假日,2015年2月15日美国《侨报》评论标题写道“春节不单是华人的节日,更具有国际范儿…。

有网友认为“中国春节应植入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元素,才能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对此,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反对。

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说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的哲学依据。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惠民生”的决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稳增长、惠民生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惠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问的关键是审题,根据设问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可以据此回忆课本相关理论,比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知识。其次始终围绕设问方向分析,不能偏离主题,设问的方向是中央“稳增长、惠民生、保就业”决定的哲学依据,此决定属于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由此可以考虑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此决定围绕经济发展展开的,可以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也可以考虑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此决定稳增长、惠民生,涉及人民生活水平就可以考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