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于2016年2月6日印发,引发了专家、学者对城市建设的热议。
有专家指出,历史上,我们就对城市建设、空间秩序有着丰富而深刻的认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很多城市“丢了魂”,同文化越来越远,与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与西化越来越近。它们“重新城、轻老城”“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不少城市因为抹去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而丧失根基;在照搬照抄中,城市缺失了自己的特色风貌而泯然众人;在贪大、媚洋、求怪的风气中,“第一高楼”相互攀比,“山寨白宫”频频亮相。
有学者认为,人们对城市的“知”与“觉”正深刻影响城市的风貌特色。正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不知不觉”,才会一哄而上地“造城”,留下“千城一面”的尴尬;正是对城市建设规律的“无知无畏”,才有了对传统的肆意破坏,做出了割断历史文脉的糗事;正是对城市文化保护价值的“后知后觉”,才有了众多旧城先被拆掉、若干年后复建的反转。只有守住城市的风貌特色,让传统与现代笔断意连,才能让城市文化与精神延续下去。
结合材料,就更好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城市规划建设要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守信城市的风貌特色。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相联结,正确对待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
解析: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分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从城市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他地区城市建设经验,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等角度来回答。
【点评】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回答主观题的常用知识:
(1)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材料中××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做出的。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由于立场、知识结构等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也有不同。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同。
(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客观的标准。正确的标准应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