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请回答:
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西方式”启蒙思潮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启蒙为何高举“民族复兴”的旗帜?
参考答案:
思潮:19世纪末期的戊戌维新思潮、20世纪初革命派的民主思潮(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或民主科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实业救国思潮。
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半殖民化程度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严重。
解析:第三问,有关于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西方式”启蒙思潮有哪些的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材料内容的含义,然后依据这个内容来分析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史实,从其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内容即可。有关于近代中国的启蒙为何高举“民族复兴”的旗帜的问题,可以转化成为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出现的背景听问题来分析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