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

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 * * 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符合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回答正确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可以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有关只是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回答意义。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