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2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和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只是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若没有地理隔离,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仍可完成基因交流,A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到生殖隔离,则进化为不同的物种,故物种2与物种1相比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由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常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C错误;判断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14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乘御风:飞奔的马

B.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C.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D.哀转久:与世隔绝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按要求填空。(4分)

明末清初的张岱曾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作为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郦道元确实是写景高手。寥寥几笔,突出了山峡的山                 的特点(自己用四字短语概括);写水,先用“                 ”写夏水的盛大(用原文的四字短语填空),又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江水的湍急。山是水的伏笔,水是山的呼应,山水相得益彰,真是天地大书中一幅绝美的插图。

小题4:文章结尾引用渔人的歌谣有什么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