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 * * 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材料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农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性格各异。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给弟弟去读书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设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饱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配方,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水泥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入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双双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人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两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递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椅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1.第①节中,“天公无眼识良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弟弟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的成功取决于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天堂”与“门票”的含义。(要注意结合对整个语段的理解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哥哥让弟弟先去烧成车间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此文,你有什么感受?(开放性试题也应注意题目对答案的指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