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学习任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化学教学活动1】教师讲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化学教学活动2】教师演示,“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3】学生进行“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实验,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化学教学活动4】学生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1】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2】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待溶解后,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分析该教学片断中,教师采取的教学行为的异同。
答案
参考答案:
同样是完成“认识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化学学习任务,四位老师所设计的化学教学活动和所采用的化学教学行为却不同。【化学教学活动1】是通过讲授实验的方式,【化学教学活动2,3,4】是通过做实验的方式。从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感知、对化学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1与活动2、3、4相比,教学效果肯定大不一样的。活动2与活动3、4不同,前者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后者是通过学生亲自做实验的形式。从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来看,活动3、4比活动2好。活动3与活动4又不同,前者是照方抓药式地做,后者是探究式地做,因此后者对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