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6月14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

材料一:企业是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企业业主对食品药品安全负“第一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将尚德守法作为立业之基,凭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并贯穿食品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

材料二:食品安全是人的基本生存保障,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按照中央部署,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实行党政同责,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食品安全。

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对食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尚德守法”的认识。

答案

参考答案:

分析对某一行为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意义等角度作答。首先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思考,食品企业“尚德守法”是指企业必须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忽视社会效益;其次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用不守法经营的危害来作答,如果不守法经营,生产劣质食品,企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失去消费者信任,危及企业的发展;最后从“尚德守法”的意义这个角度来思考,这样做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提高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解析:

【考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

填空题

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请围绕“海洋”这个话题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1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

①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海水制镁过程中对于如何富集镁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自己的设想:

甲:直接往海水中加入石灰乳.

乙: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加入石灰乳.

丙:向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石灰乳.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    的设想最为经济合理(选填“甲”、“乙”或“丙”).

(2)关于海水“制碱”中得到的“碱”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为确定其成分,甲、乙同学各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甲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到酚酞变红,于是认为“碱”是氢氧化钠.

②乙向“碱”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于是认为“碱”是碳酸钠.

你同意    (填甲或乙)同学的观点,请指出另一个同学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3)从海水晒盐留下的“苦卤”中加工得到不纯的硫酸镁晶体,其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硫酸镁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

②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克硫酸镁,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要除去少量的氯化钠,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镁,可采用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干水分

C.将t2℃硫酸镁的饱和溶液升温,析出晶体后过滤.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