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正在实施的“互联网+”行动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材料二:经历了近二十载的变迁,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也逐渐清晰起来。“芙蓉姐姐”“凤姐”等所谓的“网红”早已不再是焦点,“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医生”“最美消防员”……这些美好的人及其事迹,始终留在网页上和网民的心坎里,在网络空间芳菲留香,网络“正能量”不断积累发酵。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
参考答案:
①应当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②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性质文化,拒绝污染,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④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学做人。
解析:
【考点】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点评】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青年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一份子,为措施类试题,本根据材料二“”…这些美好的人及其事迹,始终留在网页上和网民的心坎里,在网络空间芳菲留香”可知:青年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眼力,辨别不同性质文化,拒绝污染,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实践中学做人。
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
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
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
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
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