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

参考答案: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做好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又要做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要继承《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照耀”;另一方面又要对《道德经》这个传统文化思想加以发展,即立足现实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充实,注入更具活力的时代内容。

解析:

本题以对《道德经》的继承与发展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解答本题必须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性的语句,来概括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题中材料“《道德经》的内容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表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的过程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题中材料“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表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