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西启蒙思想
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 法国18世纪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
黄宗羲认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 * * 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 * * 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的主张。 | 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
材料二: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材料三: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近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请回答:
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 法国18世纪进步思想家的观点 |
黄宗羲认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 * * 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 * * 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的主张。 | 伏尔泰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
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性?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共性:反对君主专制。
不同:①内容: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而只能以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提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主张,构建了新社会制度的国家蓝图。②实质:明清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解析:
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本题考查中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观点与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进步思想家的观点。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们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政体上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在内容与实质上,中国和法国进步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又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可以这样解读:A.内容上:明清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而只能以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主张,构建了新社会制度的国家蓝图。B.实质上:明清的进步思想仍属于封建儒学范畴,是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西方的启蒙思想则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所带来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具体可以这样给予认识:明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西方的启蒙思想则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推动了欧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