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 * * 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
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原因:①封建专制腐朽没落;②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部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③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④市民阶层壮大;⑤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⑥印刷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与知识的再现能力。对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条件和影响等,主要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对于本题则可以套用上面的模式,即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阶级关系等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在政治上是君主专制强化或者走向反动;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思想上的八股取士禁锢民众思想,小说则开辟了另一条宣泄心声的路径;阶级关系上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需求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