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事的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材料二: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西部某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难题:农业科技总体落后且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产销存在脱节问题;一线农民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现代科技接受能力较弱;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生产农产品、提高单产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理念仍然滞后。该县学习了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后,决心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该县应怎样坚持创新发展以推进农业现代化。
参考答案: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该县应怎样坚持创新发展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一道措施类的简答题,要求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因此,解决此类习题时,我们需要回到材料中分析,该县应该怎样坚持创新发展以推进农业现代化。材料中指明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该县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对策。从材料“一线农民年龄偏大,知识水平偏低,现代科技接受能力较弱”可以得出“坚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从材料“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生产农产品、提高单产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理念仍然滞后”可以得出“促进农民观念创新,树立现代农业理念,培育新型农民。”从材料“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可以得出“促进市场体制创新,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从材料“缺乏龙头企业,产销存在脱节问题”可以得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解析:
【考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 * 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 * * 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结合实践,善于创新 【点评】中 * * 党的知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治问答题审题指导 政治问答题审题非常关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纵观历年政治高考,因政治问答题审题失误而错失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大有人在,而这也往往是来开分差的关键,所以要答题,先审题!政治问答题的设问虽然有时候陷阱重重,但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以下就是本人近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看是否需要结合(分析)材料。 绝大部分问答题基本上是要需要概括或者分析材料的,个别措施类的问答题(如哲学)和经济意义类的题可以省略此环节,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简单概括分析下,如果题目设问明确要求依据材料,那你一定不得偷工减料! 第二步:关于知识范围的审题“四看”要领: 第三步:看清问什么 政治问答题归根到底,无非就三种题型,每种题型的思路和答法还是略有区别的.(1)是什么(what):体现了,反映了,说明了,表达了,含义,区别,联系,关系…..(2)为什么(why):为何,为什么,之所以,原因,意义,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作用,理由,影响,道理,依据…….(3)怎么样(how):怎样,如何,途径,分析,启示,建议,措施……. 第四步:看分值,定要点 考时间,分秒必争!当然审题的时间是绝对省不得的,不过不必要的废话或者过多的要点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此到底答几个要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考生在构思时就应该打好算盘,切忌写一点,想想,又写一点,这样做的最大弊病就是逻辑不够清晰.要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先看看分值,拟定要写几个要点,然后再在脑海里或者草稿纸上去挖掘和组合要点,再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