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家有诗书抵万金。国有诗书文脉继,全民共享阅读兴!为落实中 * * 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2016年3月25日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12本好书活动正式启动网络投票,你可以扫描以下的二维码(如图),关注书香江苏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2)材料二:网络文化也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阅读对象。当前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超过5800万。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

某市少年上网情况调查表

某同学因上述调查而认为: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应予以取缔。

(3)材料三:为提高国民阅读水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2月16日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政府为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12本好书的文化价值。

答案

参考答案:

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②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③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解析:

【考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点评】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向社会推荐12本好书的文化价值,为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主要是要通过回顾教材中有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