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装修公司为某新建小区的A、B两种户型(共300套)装修地板.
(1)若A种户型所需木地板、地板砖各为50m2、20m2,B种户型所需木地板、地板砖各为40m2、25m2.公司最多可提供木地板13000m2,最多可提供地板砖7010m2,在此条件下,则可能装修A、B两种户型各多少套?
(2)小王在该小区购买了一套A户型套房(地面总面积为70m2).现有两种铺设地面的方案:①卧室铺实木地板,卧室以外铺亚光地板砖;②卧室铺强化木地板,卧室以外铺抛光地板砖.经预算,铺1m2地板的平均费用如下表.设卧室地面面积为am2,怎样选择所需费用更低?
类别抛光地板砖亚光地板砖实木地板强化木地板
平均费用(元/m21709020080
答案

(1)设装修A、B两种户型各x、y套,

50x+40y≤13000
20x+25y≤7010
x+y=300

解得98≤x≤100.

所以x=98,99,100.

对应的y=202,201,200.

即①A种户型98,B种户型202;

②A种户型99,B种户型201;

③A种户型100,B种户型200;

(2)y1=110a+6300;y2=-90a+11900.

当y1<y2即0<a<28时,选择方案①;

当y1=y2即a=28时,选择方案①或方案②;

当y1>y2即28<a<70时,选择方案②.

阅读理解与欣赏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

     地位尴尬,滋生仇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报亲情收获快了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