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赤潮

C.台风

D.石油泄漏小题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D.自转线速度①地大于④地小题3:当①所在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处盛行东北风

B.③处等温线向北凸

C.④处动物大量南迁

D.⑤处开始播种小麦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题目分析:

小题1:该地理现象的描述方式是年均多少次,说明平均每年都发生。而且主要分布区域位置固定,在副热带地区,可以判断是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小题2: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加,⑤的纬度高于②的纬度,故而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直射点在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而北半球相反。①在北半球,昼长短于南半球的③地,故而日出时间较晚。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是:90°-纬度差;其中“纬度差”指所求地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北半球的④和⑤两地“纬度差”变化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①地小于④地。

小题3: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结合上面知识可知,当①所在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时,北半球是夏季,时间是7月。此时,②地被向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④地是夏季,水草丰美,动物不会大量向南迁徙。⑤处播种小麦的时间是秋季,类型是冬小麦。③处是秘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等温线一直向北凸。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