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网络水军”是指有组织地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目的的群体。随着网络“民意”愈来愈深地影响现实舆论,个别网络运营商嗅出了其中的商业价值,组织雇用“网络水军”,肆意妄为,大赚昧心钱,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

为防止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水军”突破道德底线,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参考答案:

应从国家社会、网络经营者、公民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材料题

材料一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的相模湾内,震级为7.9级。大地震引发了火灾、海啸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合计约为10.5万人,房屋损毁了12万间,经济损失300亿美元。大地震中,天灾也引发了人祸。地震后,“朝鲜人放火”,“朝鲜人要暴动”,“大地震还要来”等谣言引起人为恐慌,警察和军队一些人趁机消除异己,造成了社会的动乱。

材料二 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积极伸出了援助之手。当时的北洋政府组织赈灾救济委员会,并支出库银20万元(当时1元钱能买40斤大米)用于救灾。下令暂免食品、服装、药品、卫生材料等出口日本的关税。还号召百姓忘却战争前嫌,不再抵制日货,以减轻日本人民负担,利于恢复。各界名人纷纷损款,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还组织了赈灾义演。在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一些地方也都有自发的募捐活动,红十字会救护队赴日救灾,连中学生也把零用钱捐出,赈济日灾。

材料三 地震5年之后,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脐济铁路沿线,枪杀交涉署职员,并肆意焚掠屠杀,造成中国官民伤亡大约二万余人。8年之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占领中国东三省,使3000多万名中国同胞沦为日军铁蹄下的奴隶。14年之后,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杀死了4千万中国军民。最具代表性的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6周内杀死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烧毁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采取了哪些方式援助日本的关东大地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一系列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