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患者,女,33岁,每于经期头晕头痛,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薄白,脉虚细。中医辨证为:()

A.肝火

B.血虚

C.肾阴虚

D.气血虚弱

E.血瘀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成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

材料三 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 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国实施这一行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军事方面他还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情采(节选)

刘  勰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节选自《文心雕龙一隋采》)

注:①《论语·颜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kuò):去了毛的皮革。②质待文:这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又一个方面。③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的花纹。黼:半白半黑的斧形。黻:半黑半青的两个“己”字形。④五音:官、商、角、徵( zhǐ)、羽,指作品的声韵。包括《乐府》篇“声为乐体”“诗声日歌”的“声”,和《声律》篇讲的宫商声韵。比:缀辑。《韶(sháo)》:舜时的乐名。《夏》:禹时的乐名。⑤丧言不文:指哀悼父母的话不应有文采。《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依(yī),礼无容,言不文。”⑥五千精妙:即《道德经》,因它共有五千多字。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性虚而沦漪               结:集结,形成。   

B.而色丹漆,质待文也        资:本质,原本。   

C.其为彪炳,缛采矣          名:显著,明显。   

D.神理之也                  数:定数,必然。

2.下列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B.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  

C.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D.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3.下列加粗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②夫水性虚沦漪结   

B.①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      ②而色资丹漆,质待文   

C.①故立文道,其理有三      ②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数也  

D.①绮丽艳说      ②藻饰辩雕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文字论述了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形式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内容才有意义,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B.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必然有一定的文采,但文和采是由情和质决定的,因此,文采只能起修饰的作用,它为情志服务。   

C.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第一是表形的创作;第二是表声的创作;第三是表情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性情而成的。   

D.刘勰认为体会《孝经》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就明白应该怎样学习语言了。

5.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