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因梦想兴盛,国家因梦想富强,人生因梦想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中 * * * * 习 * * 提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就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 * * 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9分)
材料二:某校高二(1)班结合班级为灾区募捐义卖活动,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同学:我们为灾区捐款,就是要“没有阴霾,喜欢你笑。”
王同学:我为生活在一个团结友善的集体中感到温暖,“梦想在一起,从来不孤单。”
袁同学:“我努力,我自豪!”我手有残疾,你们只看到了我演出时的帅气,却不知我付出了多少辛酸的汗水。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谈谈带给我们的启示?(12分)
(1)①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们能根据现实世界创造理想世界,因此,1910年、1920年人们就已经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构想;(3分)
②意识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逐步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意识能动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3分)
③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梦”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将使梦想变为现实。(3分)
(2)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同学们开展为灾区募捐义卖,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选择。(4分)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王同学强调集体友善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4分)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手有残疾的袁同学刻苦练习,成功地进行演出。(4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包括两个大的知识,三个小的方面的知识。即意识活动特点、意识的作用包括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分析说明上述材料,考生在回答时紧紧扣住材料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根据本题的设问可知本题属于启示类的解答题。设问的指向是运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这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各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针对材料中的“同学们开展为灾区募捐义”,我们可以从同学们积极参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在劳动个奉献中创造了价值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我们针对王同学强调集体友善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历史条件,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最后根据材料中手有残疾的袁同学刻苦练习,成功地进行演出,我们可以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的角度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