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如何进行余震施救?

答案

参考答案:

辨认被困人员遇震时的位置、方向,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等;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后,再进行抢救,防止再次坍塌等意外伤亡;外援抢救队应当首先赶到医院、学校、旅馆、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实施抢救;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被困人员;救援时,切忌用利器刨挖,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对埋压时间较长的人员,应先输送适量水和食物,注意避免被困人员的眼睛受强光刺激;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应先使被困人员全身暴露,然后小心抬送,避免二次受伤;对危重人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或医疗点。

填空题
综合题

(14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2分)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情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强调“和谐社会”,对展示中国形象有何重大意义?上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6分)

材料三 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泰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此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继续这一命题的研究,他们的思想直接成为西方自由主义者关于民主基础上的法律和“法律下的自由”的思想渊源,以及建立法律统治的正当理由。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构成西方法治理论的精神底蕴。

(3)据材料三,联系希腊先哲的贡献,说明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端。(4分)

(4)结合材料一、二、三 ,简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