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造物主创造众人,并赋予每个人有占有自己合法财产、保持自己信仰、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政治活动、公正履行法律责任并有依法辩护自身利益之民权。我们深信每一个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个体,均有上述之神圣权利。为行使这些权利,我们与国王或利益集团达成行之有效的契约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忠实履行。

——卢梭《民约论》

材料二  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 * * 。夫民权者,谓政4668 年治上之权力完全在民,非操诸少数武人或官僚之手。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与卢梭关于民权认识的差异。(6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与卢梭民权思想产生的影响。(10 分)

答案

(1)差异:孙中山认为民权是人民管理政事,即人民主权,侧重公共权利;卢梭强调个体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权利、财产权、信仰权、言论权、辩护权等。(6分)  

(2)影响:孙中山形成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 取代封建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主权在民。(6分)  卢梭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关注个体,推动西方资产阶级 * * 学说的发展。(4分) 

题目分析:(1)孙中山认为“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而卢梭强调个人的基本权利,从材料“占有自己合法财产、保持自己信仰、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政治活动、公正履行法律责任并有依法辩护自身利益之民权”即可看出。(2)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创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卢梭的民权观念则是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舆论的准备。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