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切真正的民主制之下,行政职位并不是一种便宜,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凡是需要专门才能的地方,例如军事职务,就应该由选举来充任;而抽签则适宜于只需要有健全的理智、公正与廉洁就够了的地方,例如审判职务。……国家的扩大给予了公共权威的受托者更多的诱惑和滥用权力的办法;所以越是政府应该有力量来约束人民,则主权者这方面也就越应该有力量来约束政府。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没有考试,虽有奇才之士,具飞天的本领,我们亦无法可以晓得,正不知天下理没了多少的人材呢!因为没有考试的缘故,一班并不懂得政治的人,他也想去做官,弄得乌烟瘴气,人民怨恨。……五权宪法如一部大机器,直接民权又是机器的制扣。人民有了直接民权的选举权,尤必有罢官权,选之在民,罢之亦在民。
——孙中山《五权宪法草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如何理解“行政职位并不是一种便宜”的说法。(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官员选拔和制约方式上有何新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9分)
(1)方式:专业技术职务由选举产生,非专业职务由抽签产生。(3分)担任行政职务要求专门才能、公正与廉洁,权力为人民行使,并接受人民的监督。(3分)
(2)新主张: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用人民罢免官员方式约束官员。(6分)
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腐败,民主共和名存实亡。(3分,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凡是需要专门才能的地方,例如军事职务,就应该由选举来充任”所述从选官标准等角度概括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从权力的行使与监督角度理解“行政职位并不是一种便宜”的实质含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能力。根据材料二“因为没有考试的缘故,一班并不懂得政治的人,他也想去做官,弄得乌烟瘴气,人民怨恨”“人民有了直接民权的选举权,尤必有罢官权,选之在民”对比指出新主张;其原因从时代特征角度分析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