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物价关乎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以来,我国农副产品市场不时出现价格大幅波动的“明星”产品,大葱、白菜价格飞涨的余音未落,玉米涨价潮又开始上演。此次玉米价格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包括: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和农民务工成本、机会成本上升;主产区市场供应减少、余粮渐少,尤其优质粮源供应越发紧张;6月以来,玉米淀粉及酒精企业生产增加;投机性炒作的影响;另外,市场监管等也存在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基础地位太薄弱。

材料二 由于国内玉米价格维持高位,成本相对偏低的进口玉米利润空间可观,进口玉米成为今年大企业玉米采购的重要来源之一。去年以来,小麦替代玉米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从营养成分角度来看,小麦大多数指标都可替代玉米,在猪粮和水产料中替代的比例较高。

材料三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因此,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多变的价格”有关知识,谈谈你对玉米价格变动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稳定玉米价格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知识说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6分)

答案

(28分)(1)①价值决定价格。成本上涨引发玉米价格上涨;(3分)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导致玉米价格上扬;(3分)③市场调节弊端和政府调控也是价格变动的因素之一。“投机性炒作”的自发性弊端和“市场监管”的调控缺位等推升玉米价格上涨;(2分)④价格影响需求。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玉米更受大企业青睐;(2分)⑤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玉米涨价引发人们对替代品小麦的消费需求。(2分)

(2)①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玉米有效供给,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2分)②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价格机制引导玉米生产;(2分)③运用经济、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市场信息,稳定农产品价格;(2分)④加工性企业,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摆脱对农产品的过度依赖;经营性企业要遵纪守法,承担社会责任;(2分)⑤农民应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2分)

(3)①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②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实现科学发展;(2分)③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2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玉米价格的变动这一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第(|)问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二是供求影响价格。再结合材料,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还必须市场调节弊端和政府调控。价格影响需求。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消费等角度回答,第(2)问属于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注意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本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注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运用价格机制引导生产。运用经济、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规范市场秩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等角度组织答案。第(3)问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从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这些角度组织答案。

点评:做主观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