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8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A位置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用铅笔描粗晨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2分)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2分)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

(4)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2分)

答案

(1)图略(PM为晨线,MN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 (2分)

(2)18  东南 (2分)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2分,回答全面得2分,其他得1分。)

(4)如下图。(2分)

题目分析:

(1)根据甲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是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所以乙图中日照图是北极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根据晨线、昏线概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可以判断出PM为晨线,MN为昏线。

(2)结合前面分析,PM为晨线,结合图中的经线等份划分,判断Q地的日出时间是3点,然后可以计算出昼长为18小时。读图可知北半球是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所以直立物体影子日落时朝向东南方向。

(3)读图分析,A位置时是夏至日,C位置时就是冬至日,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发生极昼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4)M点位于北极圈上,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约47度,冬至日达到最小值,为0度。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3.5度,标出二分二至点,连线就可画出。

实验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