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1年9月贵阳云岩区文昌路懋阳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图:

材料二:在苏州,有个家喻户晓的“苏老师”——“苏老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由16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当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时候,那里总会有“苏老师”倾听他们的声音。

材料三: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小博士幼儿园与一辆货车发生正面相撞,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的惨剧。针对频频发生的校车安全事故,12月11岛国务院立即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确保未成年人交通安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法律护我成长”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吊销经营许可证? (2分)

(2)材料二中“苏老师”的出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种保护(2分)?有人认为,有了“苏老师”的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了。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3)材料二、三分别表明未成年人的哪些方面需要保护?(4分)

答案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成长是社会的责任。(2分)

(2)社会保护。(2分)

片面。“苏老师”的保护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因为社会有义务保护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4分)

(3)材料二表明保护未成年人心理、思想的健康成长(2分);材料三表明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与健康的保护。(2分)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因,未成年人的四大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保护和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内容是第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第二、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我国给予未成年人四大保护,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保护,体现新课标。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南开中学创办人张伯苓

①在我看来,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座山,也是一座人格的丰碑。作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者,他还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

②1904年,张伯苓和严范孙一起创办了南开中学。在后来成为名校的现代新式学校中,南开中学创办最早。在由封建传统教育进入近现代新式教育的转型时期,南开中学的诞生及其以后一系列的办学实践,确实起到了开一代先风的作用。

③ 南开的办学理念是“人生以服务为目的”。20世纪30年代,在《南开双周》、《南开高中》、《南开校友》、《南开童子军》的创刊号上,张伯苓校长的题词是“以服务为目的”。

④张伯苓在南开施行的人生教育和人格教育,就是和我们的许多学校相比,仍然是十分领先的。其中较著名的就是施行“四十字镜箴”。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张伯苓特意在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立了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严范孙书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种做法在当时,赢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甚至连来校访问的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都赞叹不绝,回国后四处宣传,“镜箴”及相关照片还上了美国的报刊。

⑤亲历过“国帜三易”的张伯苓,一直将爱国热情同教育救国的理念融为一体。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和亮点。在每周三固定的修身课及不定期的各种集会上,都要对会场进行一番精心布置,讲台上必定高悬国旗,两旁大书“爱国”二字。1916年,张伯苓想起他几年前在美国看到美国学校的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向国旗行礼的场面,便决心也在南开仿效实行。于是学校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吹响旗号,三三两两漫步校园或闲谈的学生,只要一听吹号声,都会不约而同地止步立正,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⑥ 张伯苓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最杰出的先驱者。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上。中国人向来私念重,缺乏公德意识,而体育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这种国民弱性,培养密切合作、集体为重的观念意识。他还认为,体育比赛能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以技取胜的观念,真正的体育精神乃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最佳成绩,以豁达乐观的情绪和心态来对待失败的态度。南开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当时是全国一流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学校千余名学生,共有15个蓝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张伯苓大力提倡普及体育, 他一直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德、智、体、群四者并进,明确宣称:“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

⑦张伯苓作为南开学校的校长,两袖清风,生活十分简朴。几十年中,先生四处奔走,努力募捐,靠“化缘”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但是,他从没有在自已身上乱花一分钱。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教育无小节,处处楷模。张伯苓酷爱听戏,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天津戏院听戏;他虽然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当他们在天津表演时,张伯苓决不前去捧场。张伯苓以身作则,行为师表的故事在南开有口皆碑。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谆谆告诫学生不要抽烟,但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当场质问校长说:“您不许我们抽烟,您为什么自已还抽烟呢?”张伯苓顿时无话可说。沉思了一下,他便当场明确表态:“这个问提得好,现在我宣布马上戒烟。”说着,他就把随身带的烟杆折断了,在场的全体学生被感动了,报以热烈的掌声。凭着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戒除了烟瘾。在他人高尚人格的感召下,南开学校形成了铁的纪律和良好风尚。

⑧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张伯苓因其名望功业得到社会和高度认可和尊重。他把毕生献给了南开和中国的现代教育。一所中学,出了周恩来、温 * * 两位 * * ,拥有如此一流的时代骄子,在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史上,很难有第二所中学可以匹敌。

⑨一所私立学校,一位平民出身的校长,靠什么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还是用张伯苓校长的话说明吧:“既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称张伯苓是“一条泱泱大河,濡溉后人,泽被中华”,其中原因之一是他创办了南开中学,并培养出了以周恩来、温 * * 为杰出代表的一流学子。

B.南开中学校门入口处所立的“四十字镜箴”令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赞叹不绝,正因为他四处宣扬,“镜箴”及相关照片才上了美国的报刊。

C.南开中学每天都会在黄昏吹响旗号,学生们只要听到号声,就都会面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南开学校“人格教育”中一个极为闪光的特色。

D.张伯苓处处以身作则。他酷爱听戏,和梅兰芳等名角颇有来往,但为了教育学生不浪费学习时间和防止学生沾染不良习气,他从不进戏院听戏。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精心选材,记述了张伯苓的办学实践和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一个现代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小题2: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为什么说“张伯苓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在张伯苓看来,一个人要创造辉煌的奇迹,需要“终身努力”。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某港建一座沉箱重力式码头,经招标投标,建设单位(业主)与某中标施工单位(甲公司)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规定:(1)采用单价合同,每一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增加超过招标文件中工程量的20%以上的部分调整单价,按合同单价降低10%计算;(2)建设单位将码头沉箱钢筋混凝土盖板的预制项目发包给其所属的建设公司(乙公司)施工,并要求甲公司给予人工配合。配合工作的人工费5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20元/工日,配合工作的管理费为人工费的20%。基床抛石的合同工程量为30000m3,综合单价为180元/m3。码头主体工程的主要工序有:沉箱预制、沉箱盖板预制、基床抛石、基床整平、基床夯实、沉箱下水拖运、基槽挖泥、沉箱存放、沉箱安放填料、沉箱盖板吊运、沉箱盖板安装封顶。基床整平工作的施工机械台班费1400元/台班。甲、乙公司经协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排各工序的工时如下表所列: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一些事件:(1)沉箱盖板预制中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致使沉箱盖板预制、吊运和安装封顶工作推迟了1.5周。期间甲公司配合用工30个工日,窝工6个工日;(2)由于设计变更,基床抛石工程量增加到了36000m3;(3)为保证沉箱安放后的稳定性,甲公司决定将抛石基床宽度内、外侧各增加0.5m;由此增加抛石量300m3;(4)在该项目中的基床抛石夯实工作完成后,甲方指令使用同一设备临时增加附近工程的一项合同外的基床夯实工作,增加的夯实工作与原合同中的整平工作使用同一施工机械。经核算,完成该项目增加工作需1周时间,施工机械10个台班,人工10个工日,该项工作的管理费为人工费的80%。

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甲公司可以提出索赔要求的有哪些?不能提出索赔要求的有哪些?分别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