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有一个人得了绝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个人生前有70000元的遗产,他死前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在遗嘱中这人说,如果他的妻子生下的是儿子的话,女人所得的遗产将是她儿子的一半,如果是女儿的话她的遗产就是女儿的二倍。结果女人生下的是双胞胎,一儿一女。这下子律师为难了。恰在这时一个高中生说了一个方法,便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知道这个高中生是怎么分的吗?

答案

参考答案:

女儿10000,母亲20000,儿子40000。设母亲得到X元,则儿子得到2X,女儿得到X/2。2X+X+X/2=70000。最后求得女儿10000,母亲20000,儿子40000。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语文教师对自己两次《蛇与庄稼》阅读课教学的反思。第一次我力图突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掌握。我在备课时把“教参”中所提到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点融合在系列的问题中,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详尽解说,学生们经过整整两个课时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能够背诵和默写指定的段落;理解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第二次我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课文三个段落在写作手法、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确立了“精讲一段,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在第一段体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最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什么是海啸;田鼠怎样糟踏庄稼`……整个教学过程也因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而不断调整,我适时地加以点拔指导,通过展示关系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一一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接着,我在归纳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段,最后总结学习收获。通过两次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持有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问题:请你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这位教师的两次教学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