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3分)

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    ,①(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好像谁看的快,就是“高效读书”一样,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a)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b)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c)也不愿主动探究、深度思考和提出质疑②。因为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挖掘,思想收获也就不多,读书质量总有欠缺。

小题1:画线①处填写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小题2:横线②处的语句中,(a)(b)(c)三个分句有一句存在语病,请把病处改正。(2分)

把                 句,改成                                      

答案

小题1:速战速决

小题2: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小题1:

题目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具体语境中成语的使用。根据括号中的解释不难想到速战速决这个成语。

小题2: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画线句子病句类型表面是语序不当,实质是不合逻辑。遇到多个词语或短语并列,就要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是否恰当。

综合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图15

表2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兰州河口龙门陕县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3.486.6733.337.7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1.191.6711.216.011.5
Ⅰ.数据分析:读图15和表2,黄河流经 (46)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47) ,植被 (48)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小题1:A.上        B.中            C.下

小题2:A.疏松      B.坚实          C.瘠薄

小题3:A.破坏严重  B.茂密         C.单一

Ⅱ.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 (49)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50) ,坡度变缓,河水流速(51) ,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52)

小题4:A.地下河    B.黄金水道      C.地上河

小题5:A.小        B.窄            C.宽

小题6:A.加快      B.变慢          C.不变

小题7:A.抬高      B.降低          C.坍塌

Ⅲ.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16,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53) 

结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54)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55)

图16

小题8:A.甲            B.乙                 C.丙

小题9:A.多            B.少                 C.快

小题10:A.植树种草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修建水库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