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为尼古丁“洗冤”

尼古丁真是香烟中的最大“杀手”吗?最新科研结果颠覆了这一传统论断。中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尼古丁非但几乎没有神经毒性,还可防治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症。科学家正在为尼古丁申报相关药物的发明专利。

  长久以来,存在于香烟中的尼古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神经毒素,可引起心、肺、眼、肾等多种疾病。但最新实验表明,尼古丁虽能使人上瘾,神经毒性却极小。据领衔该课题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赵保路教授介绍,他们每天给小鼠喂食相当于一般吸烟者(1-2包香烟)的尼古丁长达5个月,小鼠未出现任何异常。

同时,另一现象引起科学家的兴趣: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吸烟者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的概率远低于不吸烟者。为此,赵保路带领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尼古丁居然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与诱发帕金森氏病的6-羟多巴胺,以及导致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是“死对头”,能够抑制它们对脑细胞的损伤,而且使患老年痴呆症的转基因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明显减少。以上研究结果已经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

  那么,谁是香烟中真正的健康“杀手”?赵保路课题组经多年研究发现,卷烟烟气中的自由基、亚硝胺等主要有害物质,才是“真凶”——它们能导致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氧化,促发癌症等疾病。

科学家又发现,素有“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好饮料”之称的茶,能有效消除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赵保路介绍说,茶叶中含茶多酚等有机物质450余种,无机矿物质超过15种,具有杀菌、解毒的特殊功能。

通过把茶的功效与卷烟嫁接,也就是将茶叶制成茶质滤棒,卷烟烟气中的主要有害成分自由基能降低30%左右,亚硝胺降低10-25%、苯酚类降低20%左右。赵保路课题组正就此继续研究,以取得更好效果。

另外,茶叶中的香气物质还使卷烟产生清香怡人的香气,对吸烟者口腔和上呼吸道有消炎作用,减少痰量,对部分人群还有戒烟作用——对“瘾君子”而言,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茶质滤嘴能自然降解有害物质的飘散,十分环保。

不过,科学家仍严正警告:吸烟有害健康,无论如何减小危害,最好的办法仍是远离烟草。

小题1:对“尼古丁”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古丁被中国科学家“洗冤”,它除可使人吸烟上瘾外,有利而无害。

B.尼古丁不但神经毒性很小,还可防治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症。

C.尼古丁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与诱发帕金森氏病的6-羟多巴胺,以及导致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是“死对头”。

D.尼古丁能够抑制有害物质对脑细胞的损伤,而且使患老年痴呆症的转基因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明显减少。小题2:下列对“茶”的功能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茶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最好饮料。

B.茶能有效消除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具有杀菌、解毒的特殊功能。

C.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对吸烟者口腔和上呼吸道有消炎作用,可减少痰量。

D.茶制成茶质滤嘴,能自然降解香烟中的有害物质,收到极好的环保功效。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症,我们可以用吸烟来解决。

B.对所有“瘾君子”而言,可以通过吸带有茶质滤嘴的烟来达到戒烟的目的。

C.将来科学家研制出来更好的茶质滤嘴,人们就可以尽情地喷云吐雾,不用担心吸烟有害健康了。

D.尼古丁非但不是香烟中的最大“杀手”,它对人体还有很大益处,完全有可能成为预防帕金森氏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的“良药”。

答案

小题:A  

小题:C  

小题:D 

小题:尼古丁的神经毒性虽然很小,但毕竟还是有毒。

小题:应是“是卷烟产生的香气”具有的作用。

小题:A项原文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远离烟草”。  B项太绝对。  C项再好的防范措施,也不如远离烟草。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有时还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这在中国如此,在外国也如此。移民导致的历史变化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的分界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 * * 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继而导致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在人力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古代,人口的迁移客观上加速了迁入地生产的发展。因此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段基本吻合。

(1)将材料中揭示的因果关系在下列表框中表示出来。(3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向通商口岸等近代城市地区,成为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电视剧《霍元甲》就表现了祖籍天津静海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开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

(2)根据所学知识,将霍元甲定居在上海租界时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下列情形列举出来(每项空白处至少填两项,否则不给分。)(2分)

项目在上海租界时
服装类型 
交通工具电车、火车、马车
住宅风格 
通讯方式电话、邮传、电报
材料三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四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1分)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据材料四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