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全集》中记载:“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 * * 衙门, * * 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材料二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 * * 宄之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事件?(1分) 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该事件有何意义?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2分)其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一、三,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
答案
(1)事件:公车上书。(1分)直接原因:《马关条约》草案 的签订(1分)。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变法由一种思潮变成政治运动。(2分)
(2)主张:君主立宪制。(2分)理论依据:三权分立学说。(2分)
(3)原因:顽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