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 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都的昼长正在变长

B.成都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C.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迎来当年第一次汛期

D.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可能处于较低时期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

纬线m纬度为80° N,P、Q经度差为120°,因而当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说明WP为晨线,WQ为昏线,因而太阳直射南半球,移动方向没法判断,故而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此时日影朝向西北,B项错误;东北地区的河流应该在每年的4—5月出现春汛,C项错误;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的季节多在北半球的夏季,故而D项正确。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 * * 的最大功绩就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 * * 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 * * 实现伟大的复兴,毛 * * 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 * * 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二:邓 * * 作为中 * * 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 * * 思想,从而形成了邓 * * 理论。邓 * * 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材料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从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

中 * * 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请回答:

(1)概述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概括毛 *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根据材料二概括邓 *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4)根据材料概括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点。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