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报纸上报道了两则广告,甲商厦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10000元1名,一等奖1000元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消费者的实惠大.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于是我们首先作了一个随机调查,把全组的16名学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请给予说明.

答案

解:在实际问题中,甲商厦每组设奖销售的营业额和参加抽奖的人数都没有限制,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有几种情形:

(1)若甲商厦确定每组设奖,当参加人数较少时,少于1+2+10+200=213人,人们会认为获奖机率较大,则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顾客;

(2)若甲商厦的每组营业额较多时,他给顾客的优惠幅度就相应的小;

因为甲商厦提供的优惠金额是固定的,共10000+2000+1000+1000=14000元;

假设两商厦提供的优惠都是14000元,则可求乙商厦的营业额为14000÷5%=280000,

所以由此可得:

(1)当两商厦的营业额都为280000元时,两家商厦所提供的优惠同样多;

(2)当两商厦的营业额都不足280000元时,乙商厦的优惠则小于1 4000元,所以这时甲商厦提供的优惠仍是1 4000元,优惠较大;

(3)当两家的营业额都超过280000元时,乙商厦的优惠则大于14000元,而甲商厦的优惠仍保持14000元时,乙商厦所提供的优惠大.

配伍题 B1型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了建造一幢厂房,于2011年12月1日从某银行借人专门借款2000万元(假定甲公司向该银行的借款仅此一笔),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利息到期一次全部支付。该厂房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与承包方签订的工程合同的总造价为1800万元。假定利息资本化金额按年计算。 (1) 2012年发生的与厂房建造有关的事项如下: 1月1日,厂房正式动工兴建。当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500万元; 4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400万元; 7月1日,用银行存款向承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400万元; 12月31日,工程全部完工,可投人使用。甲公司还需要支付工程价款500万元。 上述专门借款2012年取得的利息收入为40万元(存人银行)。 (2) 2013年发生的与所建造厂房和债务重组有关的事项如下: 1月31日,办理厂房工程竣工决算,与承包方结算的工程总造价为1800万元。同日工程交付手续办理完毕,剩余工程款尚未支付。 11月10日,甲公司发生财务困难,预计无法按期偿还于2011年12月1日借人的到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按照借款合同,甲公司在借款逾期未还期间,仍然必须按照原利率支付利息,如果逾期期间超过2个月,银行还将加收1%的罚息。 11月20日,银行将其对甲公司的债权全部划给资产管理公司。 12月1日,甲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日为12月1日,与债务重组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手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有关债务重组及相关资料如下: ①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豁免甲公司所有积欠的利息。 ②甲公司用一台生产设备抵偿部分债务,该设备原价为12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抵债时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 ③资产管理公司对甲公司的剩余债权实施债转股,资产管理公司由此获得甲公司普通股2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为4元。 (3) 2014年发生的与资产置换有关的事项如下: 12月1日,甲公司由于经营业绩滑坡,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与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乙公司(该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将前述新建厂房和部分库存商品与乙公司所开发的商品房进行置换。资产置换日为12月1日。与资产置换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手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所换出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为该库存商品计提了 202万元的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甲公司换出的新建厂房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应交营业税税额为100万元。甲公司对新建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80万元。 ②乙公司用于置换的商品房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234万元。 (4) 其他资料: ①假定甲公司对换人的商品房立即出租形成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②假定甲公司没有乙公司另行支付增值税。 ③假定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要求:

编制债务重组日甲公司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分录。